在印刷包装行业,单张产品的质量检测是保障产品出厂合格率的关键环节。传统人工目检存在效率低、漏检率高、一致性差等问题,而单张离线检测系统通过高速成像、智能算法与精密机械的协同,实现了对烟盒、药盒、彩盒等单张产品的全流程自动化检测。以征图科技FS-SHARK500/650系列为例,其检测方法融合了多光谱成像、AI深度学习与模块化设计,为行业树立了高精度、高效率的检测标杆。
一、多光谱成像:穿透表面,捕捉微观缺陷
FS-SHARK系列搭载征图与德国联合研发的36通道多光谱CCD系统,配合专用成像光源,可实现非接触式光谱与色差的100%测量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
1、全光谱覆盖:通过可见光、红外、紫外三通道协同,同步检测油墨覆盖率、荧光防伪标识、烫金层厚度等物理化学特性。例如,在烟盒检测中,系统可识别0.01mm级的烫金偏位,较传统2D检测漏检率降低90%。
2、色差量化控制:采用CIE Lab*色空间模型,色差检测精度≤1.5ΔE,满足红塔集团等企业“同色同谱”管控标准。系统支持分色分仓管理,可对不同色差范围的产品自动分类,减少人工二次补货出错。
3、抗干扰设计:针对覆膜、上光等易反光材质,通过偏振光技术消除眩光干扰,确保成像清晰度。例如,在检测百雀羚精华露彩盒时,系统可穿透哑膜表面,精准识别0.02mm级的压纹缺陷。
二、AI深度学习:从“规则匹配”到“智能认知”
FS-SHARK系列突破传统算法依赖预设规则的局限,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缺陷的自主识别与分类:
1、动态建模技术:系统搭载FS-LIGHTING检测软件,支持“一键建模”功能。操作人员仅需放入5-10张标准样品,系统即可自动提取纹理、色彩、边缘等特征,生成检测模型。例如,在检测苹果手机包装盒时,模型可识别0.03mm级的模切毛刺,较传统算法效率提升3倍。
2、缺陷分级管理:基于征图全球7000套设备的经验库,系统将缺陷分为致命、严重、一般三类,并支持自定义分级标准。在药盒检测中,监管码重码、错码等致命缺陷可触发即时停机,而轻微划痕则记录数据供后续分析。
3、自适应优化:通过持续学习生产数据,系统可自动调整检测阈值。例如,在检测不同批次的牙膏盒时,AI模型能动态适应油墨干燥度差异,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的误报。
三、模块化机械设计:柔性适配,高效协同
FS-SHARK系列采用“检测平台+分离模块”的架构,支持按需配置功能单元:
1、混合飞达上料:配备智能纠偏系统,可处理500×650mm范围内的异形产品,如侧开式烟盒、全开式精品盒。通过真空吸附与机械臂协同,实现无划伤上料,兼容克重40-400g/m²的卡纸、瓦楞纸等材质。
2、高速检测单元:采用4-5台高速线扫描CCD相机,最高检测精度达0.06×0.06mm,检测速度达每秒35张(每小时12万张)。例如,在检测OPPO手机地盒时,系统可同步检测印刷、覆膜、烫金、模切等12类缺陷,较人工检测效率提升20倍。
3、智能分拣系统:支持与清废机、打包机、码垛机等设备联动,实现“检测-分拣-包装”全自动化。在红塔集团的生产线中,FS-SHARK500与AGV物流系统对接,单线节约人工12人(两班制),打包速度达10包/分钟。
四、数据驱动决策:从“结果检测”到“过程优化”
FS-SHARK系列不仅是一个检测工具,更是生产管理的“智慧大脑”:
1、实时数据看板:系统集成FS-MES2.0智能工厂管理系统,可实时显示缺陷类型、位置、数量等数据,并生成可视化报表。例如,在检测某品牌药盒时,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查看当日监管码错码率,及时调整喷码机参数。
2、质量追溯体系:每张产品的检测图像与生产批次、设备参数、操作人员等信息绑定,支持正向与反向追溯。在发生客诉时,企业可在30分钟内定位问题环节,将召回成本降低80%。
3、预测性维护:通过监测电机温度、相机曝光时间等关键参数,系统可提前预警设备故障。例如,当飞达上料模块的真空泵压力异常时,系统会自动推送维护工单,避免非计划停机。
FS-SHARK500/650系列的检测方法,代表了单张离线检测系统从“机械化”向“智能化”的演进。通过多光谱成像、AI深度学习与模块化设计的深度融合,系统不仅实现了检测精度与效率的突破,更推动了印刷包装行业向“零缺陷制造”迈进。